一、父母离异孩子可不可以自己生活
父母离异后,孩子是否能自己生活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和民事行为能力。
若孩子不满8周岁,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,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,无法自己生活,需要由监护人照顾。
若孩子已满8周岁不满18周岁,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若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,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,理论上可自己生活。若不满足该条件,因其在生活、经济和认知等方面仍需一定支持和引导,通常不能自己生活,父母仍需履行抚养义务。
若孩子已满18周岁,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,可以自己生活。
二、父母离异孩子犯罪有优先减刑吗
孩子犯罪不存在因父母离异而有优先减刑的情况。
减刑需符合法定条件,根据《刑法》规定,被判处管制、拘役、有期徒刑、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,在执行期间,如果认真遵守监规,接受教育改造,确有悔改表现的,或者有立功表现的,可以减刑;有重大立功表现的,应当减刑。
比如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、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等属于重大立功表现。犯罪分子能否减刑取决于自身在服刑期间的表现,而非父母的婚姻状况等其他因素。所以,父母离异不构成孩子优先减刑的法定依据。
三、父母离异孩子可以不管一方吗
从法律角度讲,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,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。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。
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,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,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。所以,即便父母离异,孩子也不能不管一方。
赡养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供养,还包括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等。若孩子不履行赡养义务,情节严重的,可能涉嫌遗弃罪,会被追究刑事责任。
当然,实践中若一方存在严重侵害子女权益等特殊情况,子女的赡养义务可能会受影响,但需有充分证据证明并经法律认定。总
当探讨父母离异孩子可不可以自己生活时,这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。比如孩子的年龄、心理成熟度、生活自理能力等。一般来说,未成年人独自生活存在诸多风险,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。而且在成长过程中,也需要来自父母或监护人稳定的关爱与支持。若孩子因父母离异想独自生活,这种想法背后的复杂心理以及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值得深思。你对孩子在父母离异后的生活安排还有其他疑问吗?要是对于孩子能否独自生活